医师技能考试容易丢分的小细节……
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中考察考生操作的部分较多,在实际操作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?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临床执业/助理实践技能考试需要注意的小细节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一、病史采集答题技巧
模板:
简要病史:×××××××××
问诊内容:
(一)现病史
1.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
①××症状的发病诱因(着凉、淋雨、劳累、饮食、药物、情绪、外伤等)。
②××症状的特点:(强度、类型、部位、性状、次数、时间缓急、加重及缓解因素等)。
③伴随症状(与症状相关的变化部分,与鉴别诊断有关的主要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)。
2.诊疗经过
①是否曾到医院就诊,做过哪些检查(如到医院做过的检查项目)。
②治疗情况(具体治疗“药物”、方法、用量、疗效及病情演变过程,疗效如何)。
3.一般情况(发病以来饮食、睡眠、大小便、体重、精神状态等)。
(二)其他相关病史
1.有无药物过敏史、手术史、传染病史、冶游史等。
2.有无相关病史(有无类似发作史,有无××病史,有无××家族史,必要时女性病人应询问月经史、婴幼儿询问喂养史)。
二、病例分析答题技巧
1.抓紧时间答题,答题时间只有15min;
2.诊断:包括主诊断+副诊断,主诊断只考大纲要求内容,再者,二者必须写全,否则不能满分;
3.诊断依据:每个诊断需分别写出诊断依据;
4.鉴别诊断:只写鉴别诊断名称,不写理由;
5.治疗:治疗原则细化,包括治疗原则、具体措施、支持治疗、辅助治疗措施、健康教育、手术治疗等。
三、体格检查
(一)一般检查
1.体温测量
a.检查前体温计读数<35℃;
b.擦干腋窝;
2.血压测量
a.打开血压计,水银柱应归0;
b.气袖松紧度适宜,以可放进一个手指为宜,其下缘置于肘窝以上2~3cm;
c.听诊器不可放置在气袖下,应放置与肱动脉上;
d.测量完毕,向考官报告血压值
3.皮肤
a.检查蜘蛛痣时用棉签或火柴杆按压蜘蛛痣的中心,其放射小血管消失,去除压迫后蜘蛛痣又复现;
b.瘀点:皮下出血点直径<2mm,瘀斑:3~5mm,瘀斑:>5mm;
4.淋巴结
a.淋巴结检查顺序:颌下→颈部→锁骨上→腋窝→滑车上→腹股沟(从上向下);
b.头颈部淋巴结检查顺序:耳前→耳后→乳突区→枕骨下区→颌下→颏下→颈前三角→劲后三角→锁骨上淋巴结;
c.腋窝淋巴结检查顺序:腋尖群→中央群→胸肌群→肩甲下群→外侧群;
(二)头颈部检查
1.眼部
a.左侧→左上→左下→右侧→右上→右下,呈“H”;
b.眼球六向运动时,示指尖距被检者30~40cm;
c.检查集合反射时,示指从1m外移至距眼球5~10cm;
d.检查间接对光反射时,用手遮住光线;
2.扁桃体分度
I度:不超过咽颚弓;
II度:超过咽颚弓;
III度: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;
(三)胸部检查
1.胸部视诊
a.前胸部计数肋骨、肋间隙的标志是胸骨角(Louis角),其两侧于第二肋相连;
b.后胸部计数椎体的标志是第7椎棘突,即被检者低头时,最突出部位;
c.后胸部计数肋骨的标志是肩甲下角,平第7或第8后肋;
2.肺部叩诊:
a.肺尖叩诊技巧:找到斜方肌,定位其前缘中点,向外叩诊2.5cm,做标记,向内叩诊2.5cm,做标记,二者连线,即为肺尖的宽度;
b.肺下界叩诊技巧:找到右侧乳头,沿锁骨中线向下叩诊2个肋间(即第6肋间);在腋中线叩诊,自上而下沿右侧乳头向下叩诊4个肋间;在肩甲下线,即平第8肋间,向下叩诊2个肋间,即为肺下界;左侧不叩诊左锁骨中线。
3.心脏触诊:
a.检查心包摩擦感最佳条件为坐位、稍前倾、呼气末、收缩期;
b.心包摩擦感是舒张期和收缩期双向的粗糙摩擦感,但收缩期明显;
4.心脏叩诊:
a.心左界:正常成人第V、IV、III、II肋间距胸骨中线分别为8cm、6cm、4cm、2cm,标记为第V乳头垂直线内约1cm;
b.心右界:从第IV肋间叩,即从右乳头所在的肋间叩起,距胸骨右缘约2cm;第III、II肋间即为胸骨右缘;
5.腹水:
移动性浊音阳性提示腹水量大于1000ml,水坑征提示大于120ml,液波震颤提示大于3000~4000ml;
6.几个反射中枢:
上腹壁反射——T7-8
中腹壁反射——T9-10
下腹壁反射——T11-12
肱二头肌反射——C5-6
膝反射——L2-4
踝反射——S1-2
(四)基本操作
6.换药与拆线
a.无菌操作原则
b.三先三后原则换药次序先无菌伤口,再污染伤口;先污染伤口,再感染伤口;先普通感染伤口,再特殊感染伤口,如气性坏疽、破伤风、结核、耐药金葡菌等;
7.吸氧术
a.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注意用氧安全,切实做好“四防”,即防火、防震,防油、防热;
b.患者吸氧过程中,需要调节氧流量时,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,调节好氧流量后,再与患者连接。停止吸氧时,先取下鼻导管,再关流量表;
c.吸氧时,注意观察病人脉搏、血压、精神状态等情况有无改善,及时调整用氧浓度;
d.湿化瓶每次用后均须清洗、消毒;
e.完毕后注意记录吸氧病人信息、开始时间等;
8.吸痰术
a.严格执行无菌操作;
b.吸痰动作要轻柔,以防止损伤黏膜;
c.痰液黏稠时,可配合扣背、蒸汽吸入、雾化吸入等方法使痰液稀释;吸痰中患者如发生紫绀、心率下降等缺氧症状时,应当立即停止吸痰,待症状缓解后再吸;
d.小儿吸痰时,吸痰管应细些,吸力要小些;
9.开放性伤口一期缝合指征
a.伤后6~8小时;
b.伤口污染较轻,且不超过8~12小时;
c.头面部的伤口一般在伤后24~48小时;
d.不满足以上条件,只清创不缝合。
10.胃管置入术
a.插管动作要轻稳,插入14~16cm时,嘱患者做吞咽动作,以利于操作;
b.昏迷患者插管时,应将患者头向后仰,当胃管插入会厌部时约15cm,左手托起头部,使下颌靠近胸骨柄,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,使管端沿后壁滑行,插至所需长度;
11.三腔二囊管止血法
a.胃管插入深度45~55cm,三腔二囊管插入深度为50~65cm;
b.食管囊充气量为100~150ml,胃管囊充气为150~200ml,管端牵引重量为0.5kg;
c.充气先充胃气囊,再充食管气囊;d.放气先放食管气囊,再放胃气囊;
12.导尿术
a.普通导尿男病人插入尿道为15~20cm,松止血钳,见尿后退出至无尿再插入2cm;
b.Foley导尿管男病人插入尿道为15~20cm,松止血钳,见尿后退出至无尿再插入7~10cm,球囊注水15~20ml;
c.普通导尿女病人,插入尿道约6~8cm,松止血钳,见尿后退出至无尿再插入2cm;
d.Foley导尿管女病人插入尿道为6~8cm,松止血钳,见尿后退出至无尿再插入7~10cm,球囊注水15~20ml;
13.胸腔穿刺
a.胸腔穿刺抽液:肩甲下角或腋后线第7~8肋间、腋中线第6~7肋间、腋前线第5肋间;
b.胸腔穿刺抽气: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4~5肋间;
14.腹腔穿刺点
a.平卧位:左下腹部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/3处;
b.平卧位: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约1cm、偏左或偏右1.5cm;
c.侧卧位: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延长线相交处;
15.骨髓穿刺术
a.髂前上棘穿刺点:病人取仰卧位,于髂前上棘后1~2cm的髂嵴,取骨面较宽较平处;
b.髂后上棘穿刺点:病人取侧卧位,取髂后上棘最突出部位;
c.胸骨穿刺点:病人取侧卧位,取胸骨中线第2肋间水平;
16.腰椎穿刺术
a.穿刺点相当于第3~4腰椎棘突间隙;
b.成人进针深度约4~6cm,儿童约2~4cm;
c.嘱患者去枕平卧4-6小时。
17.动、静脉穿刺术
a.必须严格无菌操作,以防感染;
b.一次穿刺失败,切勿反复穿刺,以防损伤血管;
c.如抽出暗黑色血液表示误人静脉,应立即拔出,压迫穿刺点3~5分钟;
18.脊柱损伤的搬运
搬运时必须保持脊柱伸直位不能屈曲或扭转,三人或四人施以平托法使模拟人平稳移到木板上(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、一人抬足的搬运方法);
19.人工呼吸
a.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一手以拇指及示指捏住患者鼻孔,使其闭塞,以免漏气;
b.按压-通气比率为30:2,对于婴儿和儿童,双人CPR时可采用15:2的比率;
c.按压频率与力度:速率80-100次/分,下压深度3-5cm;
20.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术
a.有创口者应先止血、消毒、包扎,再固定;
b.用绷带固定夹板时,应先从骨折的下部缠起,以减少患肢充血水肿;
c.夹板应放在骨折部位的下方或两侧,应固定上下各一个关节;
d.大腿、小腿及脊柱骨折者,不宜随意搬动,应临时就地固定;
e.固定应松紧适宜,以免影响肢体远端血供;
21.电除颤
a.若心电显示为细颤,应坚持心脏按压或用药,先用1%肾上腺素1m1静脉推注,3~5分钟后可重复一次,使细颤波转为粗波后,方可施行电击除颤;
b.电击时电极要与皮肤充分接触,勿留缝隙,以免发生皮肤烧灼;
c.触电早期(3~10分钟内)所致的心跳骤停,宜先用利多卡因100mg静注;
22.简易呼吸器的使用
a.面罩要紧扣鼻部,否则易发生漏气;
b.若病人有自主呼吸,应与之同步,即病人吸气初顺势挤压呼吸囊,达到一定潮气量便完全松开气囊,让病人自行完成呼气动作;
(五)多媒体机考
1.心脏听诊
a.二尖瓣听诊区:心尖搏动最强点,即第5肋间、左锁骨中线内0.5~1.0cm;
b.肺动脉听诊区:胸骨左缘第2肋间;
c.主动脉听诊区:胸骨右缘第2肋间;
d.主动脉第二听诊区:胸骨左缘第3肋间;
e.三尖瓣听诊区:胸骨左缘第4~5肋间;
2.心电图阅读口诀
小三大五窦速缓——同一导联RR间距<3个大格为窦速,RR间距>5个大格为窦缓;
三五之间无异变——同一导联RR间距在3~5个大格之间为正常;
一度三度阻滞剂——I度和III度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心率整齐,即RR间距相等;
缺血梗死ST——心肌缺血表现为ST段压低,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ST段抬高,病理性Q波;
P波缺如室上速,心率整齐难不住——室上速表现为P波缺如,少数交界性早搏变现为P波倒置;
V1和V5区分右和左——区分左、右束支阻滞及左右心室肥大的右和左,分别看V1和V5的QRS波;
V1上为有,V5上为左——V1R波向上,为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右室肥大,V5R向上,为为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左室肥大;
宽大是完束——V1或V5导联的QRS波宽大,R波呈M型,为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;
高尖为室肥——V1或V5导联的R波高尖,为心室肥大;V1的R波高尖大于1.0mV(2大格)为右心室肥大,V5的R波高尖大于2.5mV(5大格)为左心室肥大;
好大夫教育,通过率93%以上,考点覆盖100%,大品牌.值得信赖,轻松复习,快速拿证晋升职称,医护药技考试辅导和考试咨询,扫码上面的二维码或者加微信号在线咨询:15377057985,陈老师(微信请扫码上面二维码)
好大夫教育网www.hdf123.com医学题库免费下载,用好大夫app刷题练题,争取早日拿到执照!关注官方微信号:好大夫护考之家:hdfhkzj,好大夫医考之家:hdfykzj微信公众号,点击底部菜单下载好大夫app。